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据专家估算,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约为 50%,男性约为 20%。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 6.3%-24.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尤以高龄(80 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下面这张图中的圆圈里,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骨密度低下,骨质疏松和严重骨质疏松的骨头。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 5~10 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 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哪些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年龄超过 50 岁的女性、母系亲属有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病史、低体重、长期卧床、酗酒、吸烟、运动缺乏、钙的摄入量减少、过量饮用碳酸饮料、过早绝经、患有糖尿病等疾病、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人群是骨质疏松的易感人群。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关节疼痛,疼痛也会沿着脊柱向外扩。
·身高短缩、驼背: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椎体压缩性骨折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尺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由于跌倒而出现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卧床会带来各种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褥疮、血栓等,大大增加病死率。
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 X 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为什么必须重视骨折?
尽管骨质疏松、骨折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死亡。
但发生骨折后,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则需要卧床,老人有可能因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如血栓,肺部感染等失去生命。
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麻醉的风险及术中的风险,对患者(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而且传统的补钙以及促骨形成或抗骨吸收药物治疗虽然能降低患者的骨丢失速度,但并不能逆转患者的骨丢失现状。
药物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如血栓栓塞、增加中风风险等,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为安全的新疗法。
干细胞治疗
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主的细胞疗法被应用于治疗各类临床难治性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在老年退行性的骨与关节病变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也展示出良好的骨与软骨修复能力,为骨与关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由于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多且复杂,各种原因共同作用使得骨小梁结构被破坏,引起骨质量下降,导致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及各种细胞调节作用使得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发挥共同的作用。这相对于传统药物只针对增加成骨或抑制破骨的单一效果而言,具有更大优势。
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既往称为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是一类起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间质组织,如骨骼、软骨、脂肪、骨髓造血组织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定植、增殖与分化,需要从外界获取信息。
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的潜能也逐渐被挖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作用、成骨分化和细胞因子作用均与骨质疏松的进展密切相关。
目前学界认为:人体的衰老破坏了体内代谢系统,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自我更新能力受损和分化能力异常的衰老状态。
此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功能受损,很难保证足够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到达受损组织,从而阻碍了骨修复,增加了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了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常发挥其归巢功能,可通过干细胞移植来增加干细胞的总数,或通过基因修饰增强干细胞的归巢。
也有学者提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成骨基因表达明显降低,骨生长速度减缓。移植具有较好成骨分化能力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患者而言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中。李云龙等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抗骨质疏松药物雷洛昔芬分别用于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结果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及各项力学性能明显高于雷洛昔芬组。这表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优于传统骨质疏松药物。
SUI 等通过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构建继发性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移植到小鼠体内。结果显示骨质量和强度得到了提高。这意味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中也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存于新生儿的脐带组织中,其活性与年龄无关。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增殖率和广泛的多能性、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潜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低水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I 类,而不表达白细胞抗原 DR 导致低免疫原性,这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与来自骨髓或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更大程度地抑制丝裂原诱导的 T 细胞反应,具有更好的免疫调节潜能和抗炎作用。
新的证据表明,炎症对骨转换产生显著影响,导致骨质疏松症。一旦骨修复过程开始,炎症反应必须停止,以避免更多的损伤。因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干细胞外泌体调节骨内血管
以往人们认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及局部炎症反应引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骨量也会受到骨内血管的影响。骨内的血管网络结构不仅仅起着提供营养和运输代谢废物作用,而且对于骨组织的稳定、发育和修复也必不可少。
ZHANG 等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成骨,修复大鼠骨不连。
虽然没有直接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可以通过成血管作用来修复受损的骨组织,但证明了干细胞的外泌体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来间接促进成骨,这提示了成血管与外泌体的分泌均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加以证明。
近年来,多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当中,尤其是脐带和胎盘等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总而言之,干细胞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并且能避免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临床试验
日前,发表在《干细胞杂志》上的临床研究显示,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改善身体功能。
这是首次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干细胞临床试验。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 I/IIa 期研究,研究对象为 20 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涉及到的药物有特立帕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特立帕肽是一种骨质疏松症药,优先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科研人员设计了 2 个组别:(1)单独使用特立帕肽;(2)特立帕肽联合间充质干细胞(下称联合治疗组)。在 20 名患者中,其中 14 名患者完成了随访评估,其中 7 名来自单独使用特立帕肽组,另外 7 名来自联合治疗组。
1 年的随访评估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特立帕肽治疗是可行和可耐受的,通过促进骨结构对骨折愈合有临床益处。另外还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大多数的骨质疏松都是在年老时才出现,但骨质疏松的预防却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并且长期坚持。
·均衡饮食:从饮食上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就是摄入足量的钙。充足的钙可以减少骨质丢失,改善骨矿化,有利于骨骼健康。牛奶、大豆、坚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钙,其中牛奶最为推荐。牛奶的钙含量在 100mg/100ml 左右,不仅含钙量高,而且易于吸收,建议每天摄入 300-500 克的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多晒太阳: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 D 的生成,维生素 D 可以促进肠道的钙吸收。建议每天晒太阳 30 分钟左右。晒太阳时注意避开强光,以免皮肤被晒伤。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户外运动的人群,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
·适量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刺激骨骼不断增强,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还可以提升平衡能力,增加关节灵活性,预防跌倒。任何年龄段的人,预防骨质疏松都需要坚持科学运动。建议一周运动 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1 小时。优先推荐跑步、骑行等有氧运动和篮球、足球等跑跳运动。老年人则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跳舞等安全性更高的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钙吸收,烟碱可以抑制骨形成,重金属镉会导致女性绝经提前。酒精会抑制骨的正常代谢,影响钙吸收。饮料中的磷酸盐会影响钙吸收,促进钙流失。以上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均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