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12 日晚,演员周海媚工作室官方微博账号发布消息称,周海媚因病去世。1994 年,周海媚出演金庸指导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饰演能说会道的周芷若。周海媚在荧幕上的一颦一笑都唤起了人们的爱与怜悯,被观众誉为最美的周芷若。
周海媚凭借这部剧迅速在娱乐圈获得了名气,一时之间名声不可限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周海媚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娱乐圈的当红女星。
1998 年,周海媚疑患红斑狼疮。此后,她在娱乐圈一直处于半隐逸状态。
01 红斑狼疮的严峻现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常发于 20-40 岁的女性。临床症状包括蝶形红斑、特异性皮损或非特性皮损紫癜、关节疼痛等。严重情况下会累及内脏器官,如心肾,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也会受损。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是欧洲人的两到三倍。在中国,大多数患者是育龄妇女。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过 100 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说到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不得不提到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每个人的盔甲,一旦免疫系统出现故障,人体将面临全面的问题。如果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它“叛变”,甚至“倒戈一击”攻击自己的身体——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过度免疫,但并非免疫“能力”的过度,而是免疫“行为”的过度。在狼疮患者中,免疫系统将自身抗原视为外来有害物质,产生抗体攻击其健康组织和器官。免疫行为过度就是指免疫系统对机体的这种“误伤”。
02 引起红斑狼疮的因素
SLE 的病因尚不确定,但大量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以及一些环境因素有关。
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T 淋巴细胞减少,T 抑制细胞功能下降,B 细胞过度增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
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引起急慢性炎症和组织坏死(如狼疮肾炎),或抗体可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相互作用,引起细胞破坏(如红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壁的特异性抗原与相应的自身抗体结合,分别引起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导致身体多系统损伤。
但简而言之,结果是整个免疫系统都出现了问题,身体因“内战”而逐渐崩溃,导致器官和组织衰竭。
03 干细胞是治疗红斑狼疮的新希望
目前,红斑狼疮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主要针对疾病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炎症。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该原因的治疗计划,这些治疗有显著的副作用。
近年来,其免疫调节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SC 在体外和体内对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MSC 免疫抑制已取得一定效果。
MSCs 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治疗红斑狼疮: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特性,可以纠正 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失衡。MSCs 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狼疮 T 细胞的 G1/S 期转化和增殖,促进调节性 T 细胞(Tregs),并抑制辅助性 T 细胞的产生(Th17)以间接调节 T 细胞功能;MSCs 促进狼疮患者外周血耐受性 CD1c+ 树突状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MSCs 通过 MMPs 剪切和修饰自分泌 CCL2 来抑制 B 细胞活化。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很强的分化和修复受损组织的能力。当将 MSCs 注射到 SLE 患者体内时,发炎或受损的区域会发出“求救信号”来吸引 MSCs,导致它们聚集在这些区域。然后,在特定的环境刺激下,MSCs 可以通过诱导分化和分泌一些细胞因子来促进受损组织的内源性修复。
如前所述,SLE 患者的 MSCs 可能经历衰老过程,伴有表型缺陷、生长和免疫调节功能受损。此外,SLE 患者的细胞迁移和归巢能力受损,更容易发生细胞凋亡。因此,许多学者推测 SLE 是一种潜在的 MSCs 介导的疾病,外源性补充健康的 MSCs 可能成为治疗 SLE 的有利疗法。
MSC 移植治疗红斑狼疮有以下优点:
A.同种异体移植不引起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B.移植前无需进行骨髓清洗,无感染或死亡等并发症;
C.治疗效果良好,MSC 移植可产生长期效果。
04 1500例:间充质干细胞大幅提高狼疮患者疗效
2022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布了由国内风湿免疫学领域众多专家共同完成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明确表示: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且有效。目前全世界约有 1500 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达 60%,使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5 年病死率从原来的 35%~45% 下降至 16%,且迄今为止未观察到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05 临床研究案例: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
案例一:2007 年开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先开始应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治疗难治性 SLE 患者,最初入选的 4 个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均对一线治疗方案【强的松剂量 >20mg/d 联合 CYC 0.75g/(m2·月),6 个月】无效,所以接受了 BM-MSC 移植。移植后所有患者的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明显降低,蛋白尿明显减少,强的松和 CYC 剂量逐渐减少。这个临床结果大大鼓励了后期的研究。
之后,该团队也尝试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 SLE。II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治疗 4 年后患者的存活率为 94%,50% 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目前项目组已完成 1132 例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发表题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分析》的研究报告。
本文对 21 例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根据中医辨证分为 4 型。分析间充质细胞对不同类型症状的治疗效果。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1、3、6 个月时的实验性尿蛋白水平,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P<0.01)。
与移植前比较,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 1,3,6 个月可显著减少肝肾阴虚型患者尿蛋白含量(P<0.01),移植后 1,3 个月对热毒炽盛及气滞血瘀型尿蛋白含量为轻度减少(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在移植后 1 个月时的尿蛋白含量轻度减少(P<0.0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所有中医分型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含量(P<0.01),其中对热毒炽盛型效果稍差(P<0.05)。脐带间充质下细胞移植后各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有上升趋势,但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果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对不同症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差异。案例三: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研究团队,对 18 例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均采用脐带 MSCs 移植治疗,评价移植前后 SLE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结果脐带 MSCs 移植治疗 1 个月后 SLE 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为(10.8±5.2)分,3 个月时为(6.7±4.6)分,6 个月时为(4.7±3.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2±5.0)分(P<0.01);治疗 3 个月后 24 h 尿蛋白定量为(1089±818)mg/24 h,治疗后 6 个月后为(750±632)mg/24 h,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853±1187)mg/24 h(P<0.01);所有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MSCs 移植治疗 SLE 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案例四: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细胞生物治疗中心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发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团队科研人员,通过开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是细胞移植 3 次后,外周血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均明显下降,CD4+CD25+T 细胞明显升高,OPG 和 Foxp3 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使 C57BL/lpr 的各项相关指标恢复到 C57BL 正常鼠水平。以高剂量治疗组效果最明显。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能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的临床试验数据也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尤其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缓解红斑狼疮病人的病情有效。
那些年,我们谈“狼”色变,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无可奈何只剩下深深的恐惧。但医学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难治性疾病被治愈的可能,相信未来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有更多的可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