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技术被认为是世界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前沿和制高点,它是第三次医学革命的核心,不少在干细胞领域取得了科研成果的科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干细胞技术正在引领现有的疾病治疗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为人类应对健康挑战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新的思路。当全球各国都在重金投向这个领域,中国又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细胞治疗的时代已然到来,又能为我们创造怎样的未来?
《天岁对话》特邀特邀张宏民老师对话齐忠权院长,围绕生物医疗,共话细胞,共探未来!
天岁对话 Vlo.01
以下为对话实录:
01 深入再生医学
张宏民老师:
您研究也应该有很多年了。对这行业当中应该有很好的研究和判断,那么您看现在中国这个干细胞市场和世界干细胞市场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是如何看待干细胞做临床方面的未来呢?
齐忠权院长:
应该说在欧美以及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目前对于干细胞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中国我们这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国家科技部、卫健委都非常重视,应该说我们中国的干细胞的研究工作和世界是接轨的,而且是同步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也是在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我建议在科技上还得有大的投入,干细胞这个最好的东西,应用给人民的健康,我在这方面也是做了很大的推动工作。
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人体的十大系统,它都有作用,我们为了完成这个国家重大课题,我最近做了三十几只猴子,做了它这个帕金森的模型,就是震颤性麻痹这个模型。
震颤麻痹又叫帕金森氏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将源自人类 iPSC 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祖细胞注射到壳核中已在食蟹猴(也称为长尾猕猴或食蟹猕猴)中进行,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细胞存活下来,并且神经突延伸到宿主纹状体中。来自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元祖细胞已表现出类似的行为。食蟹猴注射外泌体后体重、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心电图检测正常。
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中枢神经的损伤,能否用干细胞以及干细胞外泌体去修复,这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最近我的几篇文章都陆续见刊了,这方面我们做的还是跟世界的同行还是很接近的。
我的同行任晓平教授做了这个脊髓的再植手术,就是截瘫的病人的脊髓。我们也计划利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再加上干细胞外泌体,我相信会有世界性的初步性的进展。
任晓平,男,1961年出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际外科学院院院士;全球截瘫精准治疗联盟首席科学家及主席;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及大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指导教师,哈医大二院骨科副主任,手显微外科中心主任。
任晓平教授在近三十年的国内外临床工作生涯中主要从事四肢骨科,手部疾病,小关节成型,各类关节置换(包括类风湿晚期小关节畸形及创伤病例的关节置换),周围神经损伤与肢体再植、再造,以及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临床治疗。现研究方向为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防治。
02 成果落地生花
张宏民老师:
所以说,现在中国干细胞的治疗及研究水平和国际上是完全在一个起跑线上?
齐忠权院长:
是接轨的,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且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有自己的突破。整个干细胞的产业化的问题,我可以说一句话,应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技术上的壁垒都通过了。现在只要是保证我们细胞的质量,从安全性、有效性在这(两)方面把好关,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指导方针,我们在临床疾病方面申报一些大的课题,把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
实际上干细胞这个领域,我刚才讲了,我们不仅仅是接轨,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到2023年为止,我们至少在干细胞医疗领域里边的投入,这个市场应该是超过千亿的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中科院所长周琪教授一起完成了国家重大课题,他现在是科学院院士,干细胞方面他是领军人才。
所以说我们不仅仅是在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在脐带干细胞以及诱导性干细胞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在国际上处于领跑的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