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RELATED DISEASES
1相关病种介绍
-
脑卒中:泛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共同特点有:急性发病,以偏瘫,失语症状为主,病变在血管。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 60 岁左右,40 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 DA 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 PD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 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2研发现状:细胞治疗脑神经疾病产品
2018 年,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承担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精准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被纳入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 2018 年拟立项项目,并获得了由中央财政拨款的 1983 万元的资助。另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负载多种干细胞和外泌体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构建及其对缺血性卒中的修复研究》获得了中药财政拨款的 413 万元的支持。
2020 年 2 月,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缺血耐受人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也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批中心上线了,且获得了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临床试验。2020 年 5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启动了“人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国内正在积极开发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干细胞药物。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临床试验有五个,如下表:
序号 |
药物名称 |
药物适应症 |
(拟)/开展机构 |
1 |
人脑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 |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
2 |
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注射液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
3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
4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 |
缺血性脑卒中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5 |
缺血耐受人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缺血性脑卒中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
2021 年 6 月 8 日,拜耳旗下的 BlueRock Therapeutics 宣布,其针对 PD 研发的衍生自多能干细胞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药物 DA01 已完成首次给药,进入 1 期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阶段。同年 7 月,该药获得美国 FDA 的快速通道认证。
2021 年 6 月 21日,美国休斯顿地区非营利组织希望生物科学干细胞研究基金会(HBSCRF)获得美国 FDA 批准开展一项关于同种异体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多次静脉输注,治疗 PD 的 2 期临床试验(NCT04928287),旨在评估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在改善 PD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2022 年 3 月,IMAC Holdings 宣布其同种异体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PD 引起的运动迟缓,已启动了 1 期临床试验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队列。IMAC 的这项 1 期临床试验包括 15 名患者剂量递增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
国内也有机构正在积极开展治疗帕金森的干细胞疗法临床研究。在两委局,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目前有 4 个,细胞来源有 3 种(分别 hESC 衍生的神经前体细胞,胎儿神经干细胞和羊膜上皮干细胞),如下表:
序号 |
研究名称 |
细胞类别 |
(拟)/开展机构 |
1 |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
胚胎神经干细胞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
胎儿神经干细胞 |
北京协和医院 |
3 |
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早发型帕金森病伴运动并发症的安全性与初步有效性评价 |
胎儿神经干细胞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4 |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hAESCs)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2018 年 3 月初,韩国生物技术公司 Nature Cell 宣布,该公司旗下干细胞研究机构 Biostar 在美国已经开始开展一项名为“ASTROSTEM”的干细胞药物的 I/II 期临床试验,通过静脉注射相应干细胞 10 次(1 亿细胞/次)的方式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而这也是在干细胞疗法开发上的里程碑事件。
与此同时,该干细胞药物获批在日本福冈三一诊所(TrinityClinic Fukuoka)商业化使用。同年 4 月 12 日起,该诊所可开始使用干细胞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使之成为全球首个干细胞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自2008年以来,该研究团队一直在评估其安全性,并且已经美国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3传统疗法
脑卒中:目前,脑卒中发生后在超急性期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血管内血栓清除术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应,但极其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和严格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限制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未能及时治疗的患者往往留下一定程度的功能缺陷。因此探究新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帕金森:目前临床治疗 PD 的主要方法为药物和手术。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脑内纹状体的 DA 水平来达到治疗的作用。早期多巴胺能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 PD 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多巴胺能药物出现的脱靶效应,使得此类药物逐渐失去疗效,同时会产生较多副作用,包括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外科手术治疗较常用的方法是深部脑刺激 ( DBS) 。两种治疗方法仅能缓解帕金森症状,不能替代或再生脑内丢失的 DN。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但药物对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心理社会治疗是对药物治疗的补充。传统的药物疗法尤其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仍然是治疗AD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机制是维持退化的神经元功能,对早期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不过由于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不易察觉,往往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这类患者的药物疗效并不理想。
弊端:神经系统的再生修复难度较大,吃药仅能维持、暂缓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类问题,治标不治本、药物依赖性强、手术风险性高,影响生活质量。
4MSCs 干细胞的作用
神经替代作用:MSCs 在疾病损伤区域分化为预期的细胞类型,并且与神经回路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MSCs 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新生血管,形成一个长期持久的功能性血管网络,重建血液循环。
免疫调节: MSCs 通过减少 B 细胞产生抗体,减少或抑制 DC 和 T 细胞活化,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坏死。
归巢性:提供存活并归巢到损伤区域细胞源,分化为预期细胞类型,改善脑内微环境,重建神经功能区和传导通路。
外泌体分泌:MSCs具有高分泌外泌体能力,分泌正常神经元与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外泌体具有抗神经炎症的能力及功能性修复和神经血管重建能力。
5MSCs 干细胞作用机制
对于脑卒中: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调节免疫系统,还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来改善受损脑组织的微环境。这些生物活性分子可以促进神经发生、神经元再生以及突触重塑,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方式,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降低脑损伤的程度。
对于帕金森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多种分子发挥神经保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及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同时还能稳定微管组装,改善多巴胺神经元变性。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旁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等,起到代替受损神经细胞、重建神经通路、营养和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
6天岁生物 MSCs 脑神经细胞药物技术路线
-
天岁生物目前在研的一款 MSCs 细胞悬液,旨在用于治疗脑神经特别是老年脑神经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等。使用人类脐带、胎盘来源的间充质细胞,这些细胞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和修复能力。这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受损的神经环路、刺激神经细胞的再生,以及促进神经保护来减轻脑神经疾病患者的症状。
-
该药物可具神经干细胞分子标志和生物学特性、可生化合成多巴胺、免疫原性低,不发生免疫排斥,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通过培养获得健康的多巴胺神经前体细胞,然后将之植入病灶部位,以此来弥补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不足。这类前体细胞除了能够分泌多巴胺这类递质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分泌多种蛋白及小核酸来改善 PD 病灶,为移植到脑部的细胞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该药物采用可靠的供体,经分离、培养、传代得到干细胞产品,制备过程简单、可靠、重现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