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影响全球数百万的夫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在不使用避孕药的情况下,12个月或以上尝试怀孕但未能实现怀孕。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一对夫妇在尝试六个月后未能受孕应该就医。许多不同的因素影响了夫妇的受孕能力,包括男性和女性身体中的自然、生理特性。但生活方式——如高体重指数、压力、吸烟、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以及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等因素——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所有未来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通过生育指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大部分人都能自然受孕生育自己的孩子,但仍有一部分人群需要辅助生殖技术才能解决生育的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简称,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体内以取代性交途径使其妊娠的一种方法。根据精液来源不同,分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是指从女性体内取出卵子,在器皿内培养后,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形成早早期胚胎时,再转移到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直至分娩的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配子或合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或ZIF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冻融(CET/FET)、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等。
未避孕一年未孕时,建议夫妻双方共同到生殖医学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通过检查明确不孕原因,采取针对性助孕措施。
各种原因导致的精子和卵子运输障碍,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少、弱精子症,免疫性因素和不明原因不孕等,可以考虑使用辅助生殖技术。
没有绝对安全的技术,也没有绝对有效的技术,所谓的安全性是“不引起不当伤害”,这个是安全的本质,是对可接受程度的价值判断,风险是对人体健康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测量指标,若一项技术使其风险可接受,这一技术就可被认为是“安全的”。所谓的风险是在技术特定使用条件下,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医疗技术服务后,发生不良反应。
对母婴健康来讲,自然受孕当然是更好的选择。辅助生殖技术需要经过促排卵、取卵手术等过程,准妈妈们不但要承受药物带来的不适,还可能面临腹水、血栓、出血、器官损伤等风险,因此更适合自然或接近自然方式无法受孕夫妇。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过程无论是促排卵、取卵、胚胎移植或是体外培养等,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到目前为止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600万辅助生殖技术的婴儿出生。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是英国的路易斯布朗,中国的第一位试管婴儿是甘肃的郑萌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每 7 对夫妇中约有 1 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ART 的直接效应是使不育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由不育引发的相关问题自然会随之得到解决。ART 的生殖保险作用自然也适用于参战士兵、从事高危职业、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物质的男性及需要进行睾丸、附睾手术或放疗、化疗的患者,可事先将他们的精子冷冻存储,以备一旦身亡或生精功能受损,需生殖时使用。
ART 在临床中能遏止遗传病的传递,是实现优生的重要手段。有遗传缺陷的育龄夫妇,不论是否不育,都可采用 ART 的供精、供卵、供胚或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等方法,切断导致遗传病发生的有缺陷基因与异常染色体和后代传递,保证生育健康婴儿。
从医学角度讲,自 1978 年世界上第一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英国诞生,标志着生物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人类生殖史上的一场革命,它推动了生殖生理、生殖病理、生殖遗传,生殖细胞生物学等深入研究和发展,对保证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讲,ART 不仅能给不孕夫妇带来生育子女的幸福,稳定了夫妻感性和婚姻关系,维护了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安定,也有利于人类健康繁衍的进步与发展。
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促进生育、降低育儿负担的政策。
引人注目的是,这次17部委联合文件再次提到:考虑医保、生育保险基金的可承受能力,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